我女儿在国外留学,我每个星期打电话她只哦一声,是我太多心了吗?
不是你女儿的问题,是你的问题,孩子大了,不愿意父母太多问候,有时候就成了一种负担了,久而久之,孩子也没啥话说了。我们理解父母的心情,但要考虑孩子的感受,你试着换成一个月打一次电话,也许孩子就有话给你说了。
感谢邀请!我当初比你更关心孩子,孩子一个人在国外留学,我不放心就每天都打电话问一下,逐渐的感觉没话找话说,每次都问今天吃什么饭?学习紧张吗?
后来孩子说不用每天都打电话,一周打一次就可以了,再后来就两周打一次电话,这样话题还多点儿,他还和我说几句话,其实孩子年满十八岁就长大了,他们更愿意独立生活,自己解决问题,我们大人要放开手,让他们自己成长!
现在的孩子就是这样。
他们在学校很忙,忙得只吃一顿饭,小达人家的孩子大N说的。他有时候一整天在做作业,小达人问的。
我们很了解他,大N学习认真,不乱出去玩,不***朋友,很自律。在外州念大学,和其他两位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租住一套公寓。
打他电话总是不接,哪怕父亲打的他也不接,成了常态,动则失联好几天。
4月美疫情最严重的时候,有次M爸打电话给大N他没接,跟着M爸就收到学校的一封邮件却打不开。M爸下班回家脸色很不对,我一再追问之下,他竟抱着我哭了起来。
小达人问怎么了,M爸说儿子出事了!我说:“怎么回事,何以见得?”
M爸说:“我打他电话没人接听,而我收到一封来自学校的邮件,手机打不开。”
我问:“邮件里是怎么说的?”
M爸:“没看完全,打不开。”
“打不开你急个啥,赶紧用电脑看吧。”我镇定地说道,于是M爸急忙打开电脑去阅读该邮件。
同时我用手机给大N发短信,我问他一切都还好吗?为啥不接爸爸的电话,他收到学校发来的邮件都急哭了。
这次大N很快回复:“我没事呀,邮件内容是什么?”
我只好回到M爸的办公室,问他刚才那封电子邮件里说了什么?
你们猜怎么着?原来是催交公寓款的!唉,虚惊一场。
所以,父母担心出远门的孩子完全可以理解。但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,才能觉察出什么才是异常的表现;还要熟悉他(或她)最喜欢使用的联络方式,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保持联络,互通信息。
海外比较常用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联络,不轻易打电话给别人,手机通话基本越来越萎缩,特别是父母与孩子之间,国内的家长不妨也使用这些途径与孩子保持联系,相信比打电话会得到更多的信息反馈。
我一个朋友的女儿去了澳大利亚,除了向父母要钱以外基本不和父母多通话,父母帮她在澳国买了房,但父母不远万里去澳洲看她,她竟让父母单独住旅馆而不同她住一起。此女还自称不是中国人,别人问起她就说自己是韩国人,这种现象很普遍,不少人出国后都变成了这个样子,特别是女孩,出国后只认钱,不要自己的祖国,甚至连父母都不认了的大有人在。
谢邀回答:女儿在国外,和你联系不多,这应该放心啊!我们家女儿也是有事打电话,沒事就很少联系,常了也就习惯了。她们是成年人了,用不着天天问候。家长的关心可以理解。孩子性格不同。表达方式不同。你找个合适的时间深入地和她谈谈。她有什么问题,你帮她解决。平时不去烦她!
美国留学申请电话号码手机号码该怎么填写?
建议mailing address 和 permanent address都选择家里,因为比较保险。如果填写学校得话,天朝快递有些地方不够规范,届时学校通知书的签收如果出现问题,费时费力,问题也不一定解决。 座机号码同理可以选择家里的电话咯。
从国外回国的留学生手机号不是实名.是否不能入关?
可以入关的,但是最近在隔离的时候比较麻烦,下了飞机得在下飞机的那个'登机口'进行入关检测,会填写你的身份信息和电话号码,因为如果你的这个航班有确诊,可能会打电话给你。
出来机场你会被分配酒店,在酒店里,你也需要先写一些信息,然后你的社区也会给你打电话,确认你的情况。我回国的时候是和我妈妈一起的,我甚至没有中国的电话号码,所以我就留了我妈妈的电话。